大家是不是觉得双卡双待就是简单地插两张卡,用两个号码,不过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,背后藏着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。
2000 年,芬兰的 Benefon 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双 SIM 卡手机 Benefon twin。

不过这部手机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,使用体验并不是太好。
真正让双卡双待功能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火起来的,是 2000 年代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。
得益于联发科等国产芯片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芯片方案,双卡手机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,使得这项功能得以迅速普及。
2005 年底,中国联通和宇龙酷派联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双卡双待智能手机:酷派 728。

此后,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将双卡功能应用到中高端手机上,并逐渐普及到全价位段。
这股风潮甚至造就了当年移动厂商的崛起,像著名的有龙旗科技、天珑移动、闻泰科技,它们凭借双卡功能满足了大量用户的实际需求,从而抢占了可观的市场份额。

那么,为什么双卡双待功能会在中国市场成为一种刚需并如此流行呢?
这背后存在几个重要因素。
首先,国内各个运营商的套餐资费差异巨大,就像移动大部分流量套餐都很贵,而像电信联通的流量套餐就便宜了许多。
很多用户为了节省点话费,就会选择同时使用两张卡,一张当用来绑定各种信息的卡当主卡,另一张卡用来当流量卡。
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许多用户有将工作和生活号码分离的需求,双卡双待完美解决了这种号码管理上的便利性,让用户能够更好地平衡个人与职业生活 。
此外,不同运营商在不同区域的信号质量和网络覆盖范围存在差异,双卡功能能让用户在不同地点都能有更可靠的网络连接,避免因单一运营商信号不好而导致无法上网,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,使得双卡双待成为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和强烈需求的功能,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,甚至能够影响全球科技巨头的决策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。
我们都知道,iPhone 在双卡双待功能上推进是比较慢的,直到 2018 年的 iPhone XS,苹果才首次在其手机中加入了双 SIM 卡支持 。

更有意思的是,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,中国版 iPhone XS 甚至提供了两个物理 SIM 卡槽,而其他国家发售的 iPhone 则多采用物理 SIM 卡与 eSIM 的组合 。
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对双卡双待的巨大需求和影响力,甚至能让苹果这样的以设计统一性著称的巨头,为了市场份额而做出本地化调整。
那么双卡双待技术原理是怎样的,它是如何实现通信和上网的呢?
其实,我们一直叫的 SIM 卡其实是一串英文名称的缩写,翻译过来:用户识别模块。